民法典增加了打印、录像等新的遗嘱形式。这一说法( )。
2017年3月,( )表决通过民法总则。
2020年5月29日,中央政治局就“切实实施民法典”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。习近平强调,要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,加强对( )民法典教育。
( )被称为“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”。
( )独立成编被认为是民法典的突出亮点和重大创新,将我国法律对人身自由、人格尊严的保护提升到了新高度。
( )作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,其中对编纂民法典作出部署。
物权是所有权的基础,是所有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、使用、收益和处分的权利。这一说法( )。
民法典增加规定( )这一新型用益物权。
党和国家曾于( )、1962年、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。
编纂民法典不是制定全新的民事法律,而是对现行的民事法律规范进行编订纂修。这一说法( )。